公共空间与日常冲突
公共空间与日常冲突类
这类事件通常发生在日常场景,因其普遍性和 relatable(可共情性)而易于引发大规模讨论。
- 西安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事件:2021年8月,西安地铁上一名女乘客因与其他乘客发生口角,被保安强行拖拽出车厢,过程中衣不蔽体。视频曝光后,引发了关于公共服务机构执法权边界、暴力执法以及女性在公共场合尊严问题的激烈争议。
- 华东理工大学耳机事件:2022年,华东理工大学一名女生在图书馆误以为男生偷拿了她的耳机,在未确认的情况下拿走了男生的耳机作为“报复”,并在网上发布攻击性言论。事件发酵后,该女生被网暴,并波及到为她发声的虚拟主播七海Nana7mi。
- 北师大研究生宿舍电梯事件:2021年9月,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女生提出,因男女混住同一宿舍楼,希望住在低楼层的男生尽量不与刚洗完澡、衣着较少的女生同乘电梯,以避免尴尬。这一提议被部分男性学生视为性别特权和歧视,引发了关于公共空间使用权的激烈辩论。
- 上海漫展JK“撅屁股”被骂事件:2020年7月,上海一漫展上,一名身穿JK制服(日本女高中生校服)的女性因摆出俯身跪地的姿势拍照,被另一名女性当众斥责其“姿势不雅”“给JK圈抹黑”,相关视频引发了关于“穿衣自由”、身体姿态以及亚文化社群内部规训的讨论。
- 女权活动人士肖美丽火锅店被泼茶事件:2021年3月,女权活动家肖美丽因劝阻邻桌男性在室内吸烟,遭到对方言语侮辱并被泼洒不明液体。事后她在网上陈述经历,却遭到大规模的网络暴力和平台封号。
- 追风小叶相关争议:2023年6月,成都地铁上一名何姓男子(网名“追风小叶”)被两名女性误认为偷拍。在对方道歉不诚恳的情况下,他选择起诉对方名誉侵权。一审败诉后,他坚持上诉,并通过直播带货维持生计和筹集诉讼费用。他的持续维权行动,使他成为男性“被诬告”后坚持抗争的代表人物。
- 全女经济【!】:指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商业模式,即商家只雇佣女性员工,且只为女性顾客提供服务,如全女健身房、全女酒吧、全女装修队等。这种模式旨在为女性提供更安全、舒适的消费环境,但也引发了关于其是否构成对男性的歧视、商业可行性以及是否会加剧性别隔离的讨论。
- 华政成同学事件【!】:指2014年11月,华东政法大学一名大四女生王某,因考研复习迟到被蒋姓教授批评“如果连课都不上,怎么能考上研究生?”,认为这是“诅咒”,竟在下课时将滚烫的开水泼向教授面部,造成其严重烫伤。这一极端事件虽然发生较早,但在后来的性别战争中被反复引用,作为批判部分女性情绪极端化和“小仙女”行为的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