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龟男-黄毛-老实人模型

“龟男-黄毛-老实人”叙事模型

“龟男-黄毛-老实人”叙事模型是简中互联网性别战争中,由部分男性社群构建并广泛传播的一套核心话语。它通过定义三个截然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男性刻板印象——“老实人”、“龟男”和“黄毛”——来解释并预言两性关系中的权力动态与悲剧性结局。

这套叙事模型不仅是对特定男性形象的标签化,更是一套完整的、用以颠覆传统婚恋道德,并为男性在情感关系中的挫败感提供归因的意识形态框架。理解这三个角色及其互动关系,是深入洞悉特定男性社群世界观的关键。


老实人

定义与语义反转

在传统文化中,“老实人”本是一个绝对的褒义词,指代那些诚实、可靠、本分、值得信赖的男性。然而,在当代的两性关系话语中,它经历了一场彻底的语义反转,被赋予了强烈的负面与悲剧色彩。

两性关系中的负面特质

当一个男性在婚恋话题中被称为“老实人”,通常是在暗示他具备以下不适应现代两性博弈的“致命”缺陷:

  • 缺乏吸引力:被认为不懂浪漫、不善言辞、缺乏情趣,无法为女性提供强烈的情绪价值。
  • 思维僵化:在处理两性关系时过于死板,信仰“只要我对你好,你就会爱上我”的线性逻辑,不懂得博弈与技巧。
  • 易于被利用:因其善良和不设防的本性,被描绘为极易成为女性在经济和情感上“欺骗和利用”的对象,是“供养者”和“接盘侠”的代名词。

叙事中的角色定位

“老实人”代表了那些遵循传统美德(忠诚、负责、努力工作),却在叙事中注定被现代婚恋市场淘汰的男性形象。他是这套话语体系的“过去式”,其存在是为了证明传统路径的无效性。


龟男

定义与词源

“龟男”是一个具有高度侮辱性的贬义标签,用以指代在两性关系中彻底丧失原则与尊严的男性。他们被指责为无底线地容忍伴侣的剥削甚至不忠。其词源通常被认为结合了两个传统贬义词的意象:

  • “缩头乌龟”:取其“懦弱、不敢面对冲突”的含义。
  • “绿毛龟”:取其“被伴侣背叛”(戴绿帽子)的含义。

“龟男”的核心行为特征

  • 过度忍让:在关系中无条件妥协,牺牲自我需求以维持表面的和平。
  • 供养者心态:将提供物质价值作为维系关系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。
  • 容忍不忠:叙事中的极端形态,即明知伴侣不忠,仍然选择自我欺骗或忍气吞声。

叙事中的角色定位

“龟男”是这套叙事模型的“警示寓言”。他是“老实人”路线的必然结局,是一个行走的反面教材。通过塑造“龟男”的可悲、可鄙形象,这套话语体系向男性社群传递一个核心警告:在现代两性关系中,无原则的付出和讨好,换来的不是爱与尊重,而是剥削与背叛。


黄毛

定义与核心特质

“黄毛”是一个符号化的男性形象,其核心特征是拥有强大的短期性吸引力,但对长期关系极度不负责、不可靠。他代表了一种与“老实人”价值观完全相悖的成功路径。

“黄毛”的关键特征

  • 高性吸引力:通常被描绘为外形出众、风趣幽默或善于提供情绪刺激,能轻易获得女性的青睐。
  • 极度利己与不负责任:追求即时满足,不为伴侣提供经济支持或长期承诺。
  • 不受道德约束:不忠于单一伴侣,与多名女性保持关系,彻底无视传统婚恋道德的束缚。

叙事中的角色定位

“黄毛”是叙事中的催化剂和最终胜利者。他的存在是为了完成对“老实人”价值观的致命一击。叙事逻辑如下:“老实人/龟男”负责为关系投入时间、金钱和情感(供养),但其伴侣最终会被“黄毛”所代表的纯粹的、原始的性吸引力所俘获,从而导致“老实人/龟男”的彻底失败。

“黄毛”角色的构建,旨在论证一个核心世界观:女性的择偶本能(被此话语体系称为“慕强择偶”或Hypergamy)是超越道德和情感的,她们最终会选择拥有更高性吸引力的男性,无论对方品行如何。


模型的内在逻辑与话语功能

“龟男-黄毛-老实人”这三个角色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自洽、且无法被证伪的闭环叙事,其主要功能在于:

  • 为男性的情感挫败归因:它为在恋爱或婚姻中感到受挫、不被认可的男性提供了一套简单易懂的解释。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个人,而在于遵循了一套“过时的、错误的”价值观(老实人),以及女性“慕强”的生物本能。
  • 颠覆传统道德:通过将“老实人”描绘为注定的失败者,该叙事有力地解构了“忠诚”、“负责”、“善良”等传统男性美德在婚恋市场上的价值。
  • 内部动员与身份认同:它是一种强烈的内部警告,旨在劝诫男性放弃“老实人”和“龟男”的路径,转而学习某种形式的“红色药丸”理论,即看透两性关系的“残酷真相”,并以一种更为功利和博弈的心态参与其中。
  • 构建共同的“敌人”:在这个模型中,“黄毛”虽然是直接的掠夺者,但真正的批判对象往往指向被认为“非理性”和“不忠诚”的女性群体,以及推崇“政治正确”的现代社会文化。

总之,这个叙事模型是理解当下部分男性社群中流行的悲观主义、犬儒主义和性别对抗情绪的一把关键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