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迷因与流行语
流行语/Meme
- “气抖冷哭”:一句反讽用语,完整版是“我气得浑身发抖,大热天的全身冷汗,手脚冰凉,这个社会还能不能好了,我们女孩子到底要怎么活着才能让你们满意,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”。它最初被用于模仿和嘲讽一些被认为过于情绪化、夸张的女权言论,后被广泛用于各种议题的戏谑性评论中。
- “双输好过单赢”:一种在冲突中表现出的焦土策略心态。意指如果我不能在这场博弈中获胜,那么我宁愿选择一个让双方都遭受损失的结果,也决不能让你单方面获益。
- “快进到日服/美服/欧服/韩服”:一种表达对本国婚恋环境绝望的说法。“日服”指日本的低欲望、草食系社会模式;“韩服”指韩国的极端性别对立模式;“美服/欧服”则指西方的约会文化和女权主义发展模式。这句话通常用于评论区,表达“既然矛盾无法调和,不如加速让情况演变到某种极端形态”的犬儒或悲观心态。
- “天生爱人的能力”:原为女性自我标榜拥有更强的共情和爱护能力。后被男性网民用于反讽,当女性在某些事件中表现出攻击性或冷漠时,用此话来质疑其言行不一。
- “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”:一个源于特定留学生遇害事件的口号,原意是倡导男性保护女性。但在性别战争语境下,常被用于反讽,质疑在内部矛盾激烈的情况下,这一口号的虚伪性。
- “姐姐来了”:源自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学生抗议事件中,毕业学姐声援在校学妹时喊出的口号。后在中国网络空间被引用,尤其是在鲍毓明李星星案中,被用作声援未成年女性受害者的口号,象征着成年女性对弱势女性的保护和支持。
- “活出统战价值”:一个源于政治术语的民间转用。在性别议题中,指一方(通常被认为是女性)通过制造舆论、展示其群体动员能力等方式,使另一方或公权力不得不对其进行安抚、让步或满足其诉求,从而获得了超出其常规权利的“价值”。
- “战吼”(啊啊啊啊啊啊啊啊):用于模仿和嘲讽部分女性在网络上表达愤怒或激动时,使用大量重复的“啊”字来抒发情绪的行为,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、情绪化的表达方式。